垃圾徵費|考慮豁免清潔工及院舍責任 謝展寰稱很快推膠樽生產者責任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4/05/30 22:05

最後更新: 2024/05/30 23:20

分享:

分享:

當局強調,即使暫緩垃圾徵費,仍會做好減廢回收。(資料圖片)

垃圾徵費無限期暫緩實施,當局並未訂下重推時間表。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在電視節目表示,即使將來重推,亦未必維持「按袋收費」,而且除了考慮免除清潔工人的法律責任外,亦會考慮讓院舍豁免徵費。至於原定最早可於明年推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,謝展寰稱很快會推行。環保署表示,已開始就各項生產者責任計劃諮詢業界和相關持份者,會在檢討垃圾收費同時,一併考慮立法時間表。

謝展寰早前強調非放棄垃圾徵費,會深入研究如何優化政策,讓市民適應及接受,明年中會向立法會匯報進度。他昨接受訪問指,沒提重推時間表,是因為就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後,認為要先改善政策及待民情成熟才推行,又指即使重推計劃,亦未必會按袋收費。

他提到若清潔工「走漏眼」沒有揪出違規垃圾,而有可能要負法律責任,對他們未必公平,會研究免除他們的法律責任,減輕他們的擔心;另會考慮豁免院舍的垃圾徵費,指尿片、棉花及醫藥等院舍的廢物,沒有甚麼減廢空間,即使徵費也無助減廢。

他又指,即使將來重推徵費,亦未必按袋收費,而且以污者自付原則,同時考慮生產者責任制。他說,很快會推行膠樽生產者責任制,以更好推動膠樽回收。

當局原定明年起,逐步將5類產品納入生產者責任計劃。環保署昨補充,將制訂條例草案以訂立適用於不同產品的共同法律框架,隨後制訂相關附屬法例,逐步將生產者責任計劃推展至塑膠飲料容器、紙包飲品盒、電動車電池、汽車輪胎及鉛酸電池。署方已開始就各項計劃諮詢業界和相關持份者,以完善計劃的規管建議,並在檢討垃圾收費計劃的同時,一併考慮立法時間表。